>> 自然科学版期刊 >> 2010年S1期 >> 正文
呼斯梁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规模预测
供稿: 王永君;张兆林 时间: 2018-12-27 次数:

作者:王永君张兆林

作者单位: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资源学院;核工业二○八大队

摘要: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呼斯梁地区是重要的砂岩铀矿找矿区段,它与皂火壕铀矿床在区域上有相同的物源体系、相同的铀源以及相近的沉积环境.皂火壕铀矿床其成因目前已大致明朗,为受古层间氧化带控制、二次还原作用保矿的后生外成铀矿床.呼斯梁地区位于皂火壕铀矿床的北西部,目前已发现A、B、C三个较为有利的成矿远景地段,含矿目的层均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(J2z1),含矿砂体属于辫状河道沉积,并且该地区铀矿化主要受辫状河道及后生氧化作用控制,那么,在呼斯梁地区是否可发展成为大型的砂岩铀矿床,以下本文作一简要分析.

关键词:砂岩铀矿;成矿条件;成矿规模;呼斯梁;

DOI:10.16186/j.cnki.1673-9787.2010.s1.017

分类号:P619.14

最近更新